如果抗联文物会说话丨大北新报画刊
《大北新报画刊》是1936年金剑啸主编的抗日宣传画刊。《大北新报画刊》原为日本人山本久治1933年办的中文版《大北新报》的附属刊物。1936年改版后,金剑啸通过诗文、漫画、照片等文艺形式揭露日伪黑暗统治,成为中共满洲省委在哈尔滨的重要抗日文化阵地。
《大北新报画刊》是1936年金剑啸主编的抗日宣传画刊。《大北新报画刊》原为日本人山本久治1933年办的中文版《大北新报》的附属刊物。1936年改版后,金剑啸通过诗文、漫画、照片等文艺形式揭露日伪黑暗统治,成为中共满洲省委在哈尔滨的重要抗日文化阵地。
从荧屏上的浴血征程,到舞台上的壮志悲歌;从画卷里的烽火岁月,到文学中的和平祈愿……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,文艺成为了铭记与传承的强劲载体。
“虽然只是几册画刊,它们却是刺向日伪殖民统治的利刃,是暗夜中唤醒千万同胞的惊雷。”在东北烈士纪念馆的展柜里,陈列着目前全国仅存的一套《大北新报画刊》。它是由东北革命文艺先驱、抗日英烈金剑啸于1936年4月至6月间主编的。89年后的今天,金剑啸的外孙女李粤凝望着
在东北烈士纪念馆里,陈列着一套斑驳陈旧的彩色版《大北新报画刊》,画刊为5日刊,16开本,长28.5厘米、宽21厘米,道林纸印制,封面刊名采用变形美术字,内页有照片、漫画、诗歌、剧本、小说等内容。这套《大北新报画刊》的主编,就是东北革命文艺先驱之一、中共党员金剑
一个名字,纵使声震寰宇,若未曾浸入其血脉奔涌的故事,终究不过是纸页上冰冷的符号。唯有当你循着时光的裂隙,踏入那名字深处激荡的河流,一个鲜活的生命才如淬火之剑,铮然出鞘,映照于前,直令观者心魂悸动,血液为之灼烫。